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張政、大連理工大學教授秦明利應邀來我校講學
11月27日上午,北京師范大學比較文化與翻譯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張政教授和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大連理工大學秦明利教授應邀來我校作學術報告。講座由我校特聘教授司顯柱主持,文理學院副院長李穩(wěn)敏、外語系教師、全體翻譯專業(yè)碩士生及陜西學前師范學院翻譯系部分教師參加了此次講座。
張政教授以《翻譯文化史漫談》為題,梳理了中國翻譯文化史的六個重要階段,為在座師生搭建了一個有趣易懂的翻譯文化史框架。張教授主要圍繞佛經(jīng)翻譯和清末明初的西學翻譯,引經(jīng)據(jù)典,闡釋了翻譯與文化之間的碰撞與交融,闡明了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富有正向價值這一重要特點,深化了師生們對翻譯在婦女解放、科幻小說、白話文運動等社會諸多方面的影響和意義的理解。整場報告事例眾多且鮮活,詩意盎然且生動幽默,引人入勝,激人上進。
秦明利教授以希臘神話人物Hermes的圖片引題,圍繞六個維度,闡述了自己梳理并構建以理解和闡釋為向度的斯坦納翻譯存在理論的過程,展示了自己的獨特研究路徑——聚焦某一重要人物,閱讀文獻,提煉思想,成題出文。秦教授認為斯坦納的“理解即翻譯”命題具有存在論意義,翻譯是對存在的澄明。秦教授還強調(diào),持續(xù)更新和深化的存在經(jīng)驗使得翻譯具有不可完成性。秦教授的學術報告富有哲思,邏輯清晰,論證嚴密,引人深思,為參會師生擴展了研究思路,反響熱烈。
司顯柱教授主持了提問交流環(huán)節(jié)并作總結陳詞。兩位教授對所提問題一一詳答,深化了在場師生對報告主題的理解,大家紛紛表示受益良多,視野得以拓寬,心靈受到啟迪。
新聞小貼士:
張政,北京大學英語博士,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師大比較文化與翻譯研究所所長。在《外語教學與研究》《中國翻譯》《外語界》等期刊公開發(fā)表論文80多篇;出版專著《國訓》《計算機翻譯研究》、北京市精品教材、國家十一五教材等50余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重點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等20余項。
秦明利,博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哲學學科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詮釋學專業(yè)委員會常務理事,遼寧省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遼寧省“公共闡釋與公共語境建設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中國詮釋學》集刊編委,《外語教育研究》和《文學與詮釋》主編,遼寧省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專家,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評審專家,2013至2018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大連市國際關系學會會長,發(fā)表研究論文70余篇,其中收錄于CSSCI,A&HCI和人文社科權威期刊論文40余篇,出版專著3部,譯著3部。先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教改基金2項以及省社科基金多項。榮獲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018),遼寧省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2016)等獎項。
(終審:杜楊 核稿:李穩(wěn)敏 編輯:宇文翔 學生編輯:禹鵬)